紫铜止水带抗腐蚀能力强;高强度,能承受较大变形;本溪铜止水外观轮廓清晰、无裂痕、压折、凹坑被现在各行业所青睐,所以防止疏漏理想的产品。
大坝紫铜止水带的用途
紫铜止水带含铜量99.9%以上,延伸率大于32%,抗拉强度大于205MPs,产品质量可靠,抗腐蚀能力强,抗拉强度高,韧性好;能承受较大变形,外观轮廓清晰、无裂痕、压折、凹坑。适用于各类高级水工建筑的基础止水、坝身止水、坝顶止水、廊道止水、以及坝体内孔洞止水、厂房止水、溢流面横缝止水等、是防止疏漏理想的产品。水电工程通常用的是T2M软态紫铜板。铜止水板的 标准为GB/T2059-2008
紫铜止水带的安装规定
紫铜止水带安装应由模板夹紧定位,支撑牢固;水平止水带上或下50cm范围内不宜设置水平施工缝,如无法避免,应采取措施把止水带埋入或留出 。
本溪铜板止水图片
一般要求止水铜片的厚度不低于1.2mm,但同时我们也都知道,本溪铜止水止水铜片的具体厚度,需要根据具体应用于哪些项目决定。现目前,止水铜片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桥梁、水电站、止水大坝、水库等,而止水铜片均设置在混凝土施工缝中间,以起到防水、堵水、防渗的效果。虽然一般规定其厚度不能低于1.2mm,但我们是要保证建筑体在应用过程中的压力在其可承受范围内。我们也不难得出,水库等蓄水型建筑对止水铜片的厚度要求较高,因其承受了比较大的水压。比如,在水库的建设中,止水大坝所要承受的压力就非常大。这由其蓄水的性质决定,同时,还会承受水流所带来的冲力,因此更加增强了对建筑体的要求。那么具体的止水铜片厚度,需要计算清楚建筑体所承受的压力,然后根据止水铜片的物理性质计算得出。铜止水
本溪铜板止水图片
施工缝是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本溪铜止水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沉降缝是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总之一句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铜止水
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部分,该缝即为温度缝。对不同的结构体系,伸缩缝间的距离不同,我国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对此有专门规定。
可见,除了施工缝,其余两种缝均是真实存在的缝隙。《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沉降缝和伸缩缝的宽度都必须满足抗震缝宽度的规定。所谓抗震缝,是因为建筑物平面不规则,或竖向不规则,而对结构抗震不利,而设缝将结构分为若干部分。
由此可见,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是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而沉降缝是为了克服结构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缝,须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完全分开; 伸缩缝是为克服过大的温度应力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抗震缝是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本溪铜板止水图片
了解大型水利项目对紫铜止水带的要求有利于生产加工厂对产品质量的把控。本溪铜止水
1.止水铜片外观:轮廓清晰,无裂纹、压折、凹坑;
2.止水铜片表面:平整无绣污、无浮皮、无油渍,无砂眼;
3.关于成型:压模一次性压制成型,止水铜片的转角和接头一律场内制作,现场搭接。
4.混凝土中紫铜止水带的抗拉力强度不小于205MPa延伸率不低于百分之三十。
5.混凝土中的铜止水片冷弯180°时不出现裂缝,并且顶部可持续直径约1cm的弧度不断裂。
复合型密封止水材料可以提高抗绕渗能力。根据重庆融能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实验结果表明,当无接缝位移时,在混凝土中埋入深度为20CM的止水铜片,在1.5MPa的水压力作用下将发生绕渗。在该止水铜片上复合宽度为10cm、厚度为3cm的GB塑性止水材料,当复合后的止水铜片与混凝土之间发生1.0cmm的相对错动时,在2.5MPa的水压作用下仍然没有发生绕渗。采用复合型止水铜带时,必须对复合的密封止水材料进行保护避免复合密封止水材料不能发挥预期作用,对于在现场复合的止水铜带,应尽快浇注混凝土。GB复合型止水铜带现已在多个项目工程中得到使用。
本溪铜板止水图片